华泰李超:从城镇化到减税,我这么看中国经济的未来
2018-09-14 00:23:21   来源:未知   评论:0 点击:

导读:达里奥说过,宏观经济一台复杂的机器,你需要系统性的去看待其中各种变量。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研究宏观经济呢?关于宏观经济似乎人人都能说一嘴,但是真正研究起来又特别复杂。今天我们访谈了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的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和我们分享他对
 

  导读:达里奥说过,宏观经济一台复杂的机器,你需要系统性的去看待其中各种变量。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研究宏观经济呢?关于宏观经济似乎人人都能说一嘴,但是真正研究起来又特别复杂。今天我们访谈了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的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和我们分享他对宏观经济研究的框架,以及对于中国经济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看法。

  宏观经济的研究框架

  1. 能否聊聊你看宏观经济的框架?

  李超:第一,我觉得对于我们做宏观经济的研究,我推崇的模式并不是拆结构。二级市场大家习惯性的思维方式都是首先看一个公司,把他几块业务先拆开,看下主要结构是什么,每个细分的变量是如何变化的。我个人推崇的是,因为宏观经济决定的变量因素过多,他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机器,所以在这里面找到现在决定经济运行的主变量是最重要的。而且这个主变量是在切换变动的,所以从这个维度找到主变量和边际上的变化是我最看重的要素。

  第二,就是关于宏观到底怎么看。有些人是从微观的视角去看整个宏观的变量,想从一个具体的细分领域去探索宏观变量的趋势,但我不太倾向于这么看。我最推崇的是自上而下,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上而下。比如我们在宏观经济上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盲人摸象,这个错误讲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这是市场时时刻刻都在犯的。因为有些人看到了局部,就觉得这是个鼻子,有些人觉得是个柱子,其实是个象腿。但是我觉得宏观自上而下的训练就是,我一下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大象。这个也是我自己带人带团队最需要训练的一项素质。当我们看到了一个宏观事件的变化,我总是需要你去假想如果我是领导层,你会怎么看待这个变量,为什么要设计出这个相应的政策。

  我们团队的宏观经济研究与其他的宏观经济研究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非常关注政策变量在整个宏观经济架构中的作用,所以我们先从经济基本面入手,然后到政策变量的判断,最后到大类资产配置。

  2. 你前面说到了资产配置,你怎么看宏观经济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

  李超:我觉得宏观经济指导单一资产类别的投资都会有偏颇,即使是和宏观关联最紧密的债券,它实际上仍然也是受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的,不是完全受宏观经济影响的。宏观经济最应该做的是宏观经济的变动如何映射到资产的轮动,也就是指导大类资产配置。它不是从一个微观主体看风险收益比,但实际上它能判断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轮动,尤其是我们创设了一个以利率为轴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去判断利率的趋势,再从利率的趋势去判断如何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所以在我们的整个宏观经济研究框架中,是将利率看的很重的。而且我们也比较擅长对利率趋势的判断,尤其是我的个人背景,之前在央行工作过,对货币政策取向和监管的判断是我们所熟知的,所以利率这个维度我们看的比较重要。

  3. 能否和我们分享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因素有哪些?

  李超: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因素主要分为四大类: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这是最主要的几个经济基本面的变量。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你总要沿着这个思路去看。接着是我们政策面的,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和产业政策,实际上这些政策也会对经济基本面产生影响。再下个层面就是资产轮动,很大程度上就包含了股票,债券,商品,现金,现金我们指的就是货币市场基金,还有就是房地产,外汇,这些都在我们大类资产配置品类里,以上就是整体的一个构架。

  在宏观经济形势本身这个视角,我个人是比较推崇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去决定经济的分析方式。我们学经济学第一课都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宏观经济第一课也是讲的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分析框架。比如最简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我个人是不太推崇通过房价收入比,租售比这种简单的自然比较,我觉得还是要看供求关系。房地产市场的根本问题还是得从供求关系这个视角去看,这也是为什么反而一些房地产商比一些经济学家看的还准。因为经济学家有很多,政府的经济学家,高校的经济学家,二级市场的经济学家。尤其是二级市场的经济学家长期接触市场,借鉴了一些市场分析范式,比如PB,PE这种分析范式去回看和类比房地产价格。但实际上决定房价的根本因素还是供求关系。房地产商在这个市场之中,就更熟悉整个供求关系是怎么样的,他对房价的看法可能就更加精准。

本文导航

相关热词搜索:华泰 李超 城镇化 减税 这么 中国经济 未来

上一篇:下半年政策频出释放利好新信号 让市场主体迸发出新的活力
下一篇:四川降低电价为一般工商业减负超30亿元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