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标题
2018-09-14 00:23:21   来源:未知   评论:0 点击:

导读:达里奥说过,宏观经济一台复杂的机器,你需要系统性的去看待其中各种变量。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研究宏观经济呢?关于宏观经济似乎人人都能说一嘴,但是真正研究起来又特别复杂。今天我们访谈了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的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和我们分享他对

  坦率的讲我国当前经济阶段的定性叫三期叠加,说白了就是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因为我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资产价格呈现泡沫化,这种持续的高杠杆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缓慢释放这些积累的问题时,对于政府来讲,没有必要让经济抬头,而几项数据的共振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经济仍是一个正常回落的状态,这种回落的状态我们关键是要寻求整个宏观政策的平衡,这种政策的平衡只要经济别出现断崖式的下行,我觉得问题就不大。

  但是现在就是面临一些困境,我们在去杠杆的这个过程中,央行也强调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或者翻译成我们市场的话,我们经常会喜欢说宽货币宽信用,紧货币紧信用这些措辞。目前实际上就是信用出现了明显的收缩,政策开始回摆,不想让信用剧烈收缩,如果说信用扩不出来,经济的预期就会一直很悲观,这种悲观不是平缓的回落,而是有断崖式下行的风险,所以也许短期比如说三季度数据不错,可能是在贸易战预期下贸易提前反应导致的。但是等到四季度会发现,因为三季度提前贸易,四季度贸易量锐减,那经济就会有一个快速的下滑期,其实现在市场已经在预期。所以在基本面维度就没有那么乐观,而且从企业盈利的增速来看,大概率二季度也是今年的高点,所以盈利层面肯定是很难维持这么高的增速的。当然我们判断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回落会是比较缓慢的,但市场有的时候看拐点不看幅度,就是拐点一旦出现,市场预期趋势可能就是相对会悲观一些。

  流动性层面大家又觉得,虽然央行可能宽货币,给了很多的流动性,但是市场预期流动性主要留在银行体系,到不了实体层面,周转不起来。中美贸易战又冲击市场风险偏好,几个因素叠加,市场就呈现了一个比较弱势的状态。所以我们再往市场后面看,我觉得第一个积极的因素,首先还是看四中全会,不管它在哪个时间点开,中央可能还没定时间,但我们觉得如果年底开的话,这个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变量。因为它可能成为重要的提高市场风险偏好的时间点,我们也提前提示关注几个方向,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刚才说的减税,怎么对待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之间的关系,这几个因素如果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的话,我觉得市场是有可能往3500方向走的,就是你从哪个方向跌下来,也许就又会重回哪个方向。因为现在市场整体的估值都是偏便宜的,但如果说四中全会这个催化剂没有的话,后面我们还有可能明年上半年经历一个相对艰难的状态,就是现在的通胀预期,我们也比较关注通胀。如果明年经济大概率是个向下的过程,而通胀有向上的过程,就会呈现一个类滞胀的组合,其实这本身不是滞胀,而只会呈现一个类滞胀的状态,我国是不会出现滞胀的。我们在报告中一直强调,中国应对类滞胀,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增加对通胀的容忍度,采取货币政策宽松,首要维稳经济,而美国可能是货币政策从紧,美国更注重胀,我国更注重滞。因此在我国放松货币的过程中,可能流动性稍微宽一些,市场利率下行,那就是说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可能不见得一定是现金最优,有可能是债券最优,但这种情况,权益市场也还是有压力的。

  11.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关注比较多的人口,大家一直说中国未富先老,包括年轻人口越来越少,因为以前有人口红利。所以现在大家说中国越来越像日本了,你怎么看?

  李超:我觉得人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经济中长期变量。刚才一个是说我们讲的供给侧分析框架,其中一个核心要素投入是劳动力,劳动力其实本质上就是人口,而且是青少年人口。第二个就是,我做了一个15年的宏观经济回溯,发现中国经济中长期影响的最重要的变量就是人口,不是房地产,当然说房地产政策它是一个短周期的影响变量,长周期的核心影响因素其实就是人口。即使没有次贷危机,我们可以非常坦率地说经济可能也将迎来拐点,2011、2012年其实已经进入了人口红利衰退期,人口老龄化也在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速自然就会下行,不能把所有的原因全部推到那一次国际金融危机上,我国经济其实自然也会有长期的拐点向下。那这个往后看,中国可不可能通过人口的方式再把经济潜在增速打上去,我觉得仍然是存在困难的。

本文导航

相关热词搜索:华泰 李超 城镇化 减税 这么 中国经济 未来

上一篇:下半年政策频出释放利好新信号 让市场主体迸发出新的活力
下一篇:四川降低电价为一般工商业减负超30亿元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